灰色包机(Grey Charters),即无证或违规运营的公务机包机业务(以下简称非法包机),已然成为全球航空安全体系的一大隐患。这些航班表面上看起来合法,并且标榜自己“更具成本效益”,但实则绕过关键的安全、保险和监管标准,让乘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置身于风险之中。
我们在上一期《如何避免踩“灰色包机”的雷?(上)》(点击阅读)中已对非法与合法包机进行了比较。根据全球头部按需包机平台XO提供的建议,乘客保障自身利益最好的方法之一,就是在预订航班前向运营商确认好一些关键问题。
本篇文章将通过10个关键问题(及风险警示)让您快速了解为何在包机前对运营商进行尽职调查必不可少。
这架飞机是否已投保商业航空保险?能否出具相关证明?
运营商迟疑或模糊回应(仅表示“已投保”)——商业航空保险应有明确的书面证明
运营商是否持有商业航班运营资质?
运营商无法提供航空运营许可证(Air Operator Certificate)或等效文件——此类证书是合法包机运营的强制要求。
这架飞机的飞行时数和维护标准是什么?
如回答前后矛盾或声称“按需维护”——持牌商务包机运营商必须遵循严格的维护计划。
飞行员接受培训与复训的频率如何?
仅表示“必要时培训”——商务包机运营商旗下飞行员必须每年多次接受定期培训和检查。
可以查阅飞机的维护日志和安全检查历史记录吗?
运营商表示“无法提供”或以“涉密”为由推诿——合规运营商应保持记录透明。
本次航班的实际运营方是公务机机主还是第三方运营商?
答复含糊不清——部分灰色包机会伪装成“机主自用飞行”,从而规避商业运营监管,而合规运营商则会坦然回应。
包机协议是否列明所有飞行条款?
仅收到发票或非正式行程单——合规包机服务必须包含正式合同。
运营商是否持有足额的商业责任险?
保额不足或未明确——商务包机运营商会投保全面的第三方责任险。
监管机构是哪家?最近一次检查是什么时候?
回避监管机构名称或给出过时的检查日期——监管是安全的关键保障层。
请问这趟飞行我会不会被列入飞行乘客名单并向相关民航部门申报?
对问题回避或态度抵触——合规运营商应坦然回应有关申报安排。
上述问题可以作为一个过滤器,帮助您初步区分合规的商务包机运营商与那些“走捷径”的非法包机提供商。一般来说,专业的运营商会乐于解答您的所有疑问,并提供清晰、自信的答复及相关证明文件。
而安全认证和审计体系,则是进一步验证运营商专业性的核心指标。隶属于维思达全球控股(Vista Global)旗下的全球头部按需包机营销平台XO,定期对参与联盟机队(2,100余架飞机,涵盖所有舱位等级)的所有第三方运营商实施严格的安全审计工作,确保客户在全球范围内享受到安全无忧的包机出行体验。经认证的第三方运营商均符合甚至超越当地监管要求,许多更持有如IS-BAO Stage 3、ARG/US Platinum、Wyvern Wingman等国际安全认证。
现在,您知道如何选择包机运营商了吗?